第二百八十九章 辽西的反应-《明末草头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如果在崇祯年穿越到崇祯身上,想要救大明的话,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。
    这些南京官员的想法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路。
    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迁都了!
    直接迁都到南京,将九边精兵全部调集入卫,着重构筑淮河防线。
    大明守好淮河,将天灾不断的北方丢给建奴和流寇去争夺去。
    让他们打生打死,大明朝坐看成败。
    大不了在北方封几个节度,封几个异姓王,总能维持得住局面的。
    崇祯手上若是能掌握住九边数十万精兵,再加上他人在南京,整个江南还不是如同一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小萝莉,任由他施为吗?
    崇祯只要能将江南本该交的税给收上来,他都不需要加税,手上也就有钱了。
    有钱了,大明朝所面临的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。
    将来等熬过小冰河期最困难的几年,北伐收复故都,实现    崇祯中兴也不是没有可能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如果说江南是繁华如锦,歌舞升平的盛世风光。
    那辽西就是战云密布,金戈铁马的战争疑云了。
    两地所面临的局势完全不同,昭武军八达岭大捷的消息传来之时,他们的反应也是天差地别。
    南京方面出去有些热血士子借机鼓噪北伐之外,再无别的动静。
    歌照唱,舞照跳,秦淮河上的女使们依旧唱着情意绵绵的吴侬软语。
    可辽西这边,在知道昭武军八达岭大捷之后,却是瞬间炸了锅!
    说一句军心民心尽皆沸腾,也是丝毫不为过!
    祖大寿看着手中的军报,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,试探着询问道。
    “这……这是真的?”
    “十万入关的建奴,被全部歼灭了?”
    “多尔衮,多铎,岳托,明安达礼都死了?”
    祖大寿有点头皮发麻。
    将军报呈给祖大寿的是他的弟弟祖大乐。
    祖大乐艰难的点点头说道。
    “怕是真的。”
    “据哨骑回报,山海关关内一侧,最近确实没建奴的哨骑出没了,取而代之的是昭武军的哨骑。”
    祖大寿犹自不敢相信。
    “这昭武军的战斗力有这么强吗?那可是七万多建奴大军啊!”
    “他们不就只是一只流寇吗?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