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千七百一十六章 死硬分子-《明末之海上雄师》
第(2/3)页
气势森冷。
商人们意识到,唐学志不是好惹的,赶紧站起来打招呼。
人家兵权在握,没有开仓卖粮已经将他们得罪了,要动真格的恐怕谁也落不着好。
唐学志进来就开门见山:“诸位,唐某将你们请来的目的,想必大家心里都很清楚。”
“所以,某也不跟你们绕弯子,许洲的粮价已经高到了老百姓吃不起饭的地步,某就是想让你们将粮价降一降。”
“从明天开始,许洲的粮价,必须恢复到四粮银子一担!有问题吗?”
什么?
降到四两银子一担?
杨文岳都有些不敢相信,毕竟粮商都说手上没粮,能降到七八两就已经烧高香了。
四两一担,相当于比周边的都要低一大截。
陈知府也是心神大振,五两银子的粮价,在豫北一带,还算正常,新郑等地的粮价,此前也飙升到了六七两。
如果如果能降到四两,老百姓都得高兴坏了。
“将军,不是我等不想降价,而是手上无粮啊。”
“将军,大人,现在通往河南府的航运阻塞,通往周围各州的粮道,也都被掐断了,真的无粮可卖,不是我们不降价啊,现在手中的粮食,都是两个月前进的货!”
“将军,老朽身体不适,咳咳咳,求求您,让老朽回家吧!咳咳咳!”
“将军,草民头昏眼花,实在站不稳了,求求您……”
一群人,七嘴八舌,纷纷辩解,就是没有一个人愿意降价卖粮。
唐学志也派人打听过周围的粮价,许洲的粮食都是从黄州、九江、凤阳等地购买。
凤阳的粮价,三两多银子,黄州的粮价也是三两出头,抛去运费,卖四两银子亏不了本。
但是这些人,恶意囤积,高价出售,就是一群奸商,唐学志让他们降价到四两,也有惩罚之意!
杨文岳和田成等人,一个个听得怒火中烧。
唐学志倒是丝毫不慌,温和的说道:“现在许洲百姓无粮可买,哪怕有些店铺有少量粮食出售也贵的离谱,这样,某给诸位一个机会,谁愿意以五两的价格,明天开铺,请站出来。”
声音不大,却带着极大的威压。
此时,场上就像是被按下了静音开关,针落闻声,气氛却极其压抑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