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财政危机-《明末之海上雄师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只是,东江士兵,阵亡的将士多大两万,光是抚恤就花去了两百万两,加上还有五万百姓需要安置,又花去了五十万两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是平常年,咱的家底,也还算撑得住,可造船那儿突然又要求追加两百万两,咱就是有座金山也扛不住啊。”

    唐学志皱起了眉头:“这些开销,都是必须的支出,按理说,这几百万两,咱们也还能挺得住,难道是南洋的银子还没回来?”

    陈公赞点点头:“没错,从昨年开始,咱在南洋的收支,下降的厉害,郭大牛那边也传来话回来,说是,日月城的存银也下降了不少。”

    “这些年,咱们为了扩大贸易额,对商人们的船引收费进行了大调整,随着许许多多的商会加入海上贸易,咱们占据的份额也有所下降,本来这是是好事,因为,按照以往的经验,意味着从钱庄周转的银子也会随之增多。”

    “然而,事情并没有朝咱们预定的方向发展,今天不仅日月城钱庄的存银大幅下降,就连大明沿海附近的存银量也下降了三成!”

    “更要命的是,存银量下跌并不是最主要的,银子活跃量下降,才更致命。”

    “据,何先生说,昨年的钱庄收益,少了五成。”

    “我怀疑,很多商会,只是碍于情面,将银子存放在咱们这里。”

    唐学志这才明白,陈公赞的难处了。

    南洋的钱庄,每年能盈利两百万两上下。

    加上贸易盈利,南洋总收益大约有三百万两。

    为了守住这巨大的蛋糕,鱼鹰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。

    光是海军开支,就得上百万两,再加上驻军和支援婆罗洲、唐州的开发,也得花掉一百万两。

    如果,按照陈公赞所说,南洋的收益,下降了五成,那郭大牛光是维持这笔庞大的开支都很困难。

    按照,以前的计划,造船的银子,由南洋和总部各承担一半。

    南洋没有银子回来,加上,东江的败退,陈公赞已经将鱼鹰存银全部拿了出来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两百万巨额的造船费用,对于他来说,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。

    唐学志知道事情的严重性:“银子的事情,不用太着急,这次去湖广,我们也带回了二百万两,可以暂时应急。”

    “哦,二百万两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