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吴三桂看得入神,回过神来,却是心神一颤:“唐,将军,这,送给吴某的。” “真是太贵重,吴某,怎的。” 高兴的有些失态了。 吴三桂拿着这杆火铳,简直是爱不惜手。 真不知道该什么说好,唐学志的形象在他心里却提升到了相当的高度。 “没想到,唐将军的工匠技艺,竟然达到了这种程度,高明啊。” “看来吴某真是眼拙了。” 从葡萄牙人手里买的那些火铳,和眼前的这杆铳一比,简直不在一个档次上。 真是肠子都悔青了。 很快,吴三桂就提出想购买一千杆火器的意思。 唐学志当然乐意,很快就给他报了价格。 火铳每杆三十两,送二十发子弹。 后续购买子弹,一两银子十发。 “什么,一,一两银子十发?”吴三桂听了价格,心神一颤,差点就从凳子上跳起来了。 大明的火铳价格,大约七八两左右的成本,交易价格大约十一二两左右,唐学志报价三十两,都赶得上一门佛郎机了。 不过,好歹这杆“铳的独特造型”,加上不需要火绳激发,他勉强还勉强能接受。 但一枚子弹,就要一钱银子。 简直肉疼! 如果打起仗来,还不要了他的命啊。 唐学志神色淡漠,并不担心他不要:“吴将军嫌贵,可以理解,枪你们拿回去,也可以使用火药自行填装。” “但你也是带兵之人,心知在战场上,时间就是生命,何况战场瞬息万变,敌我双方抢争的就是那一分半秒,这个时间,足够鞑-子铁骑奔袭百步了。” 最后一句话,意味深长。 吴三桂心神颤动,他怎么也想不通,唐学志水师出身,却对骑兵战术了若指掌。 更能是提出种种反击鞑-子骑兵招数,其专业程度,完全不在他和关宁军马军将领之下。 甚至,什么步炮协同,他连听都没听过。 简直让他大开眼界,茅塞顿开。 心一横,决定买了:“成,待吴某回府就准备银两,只是不知唐将军的火器,什么时候能够送到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