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他们什么时候回来-《明末之海上雄师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海峡岛移-民政策,已经从总部出资补助,到地方吸纳的过程转变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有造血功能了!

    如果说工业化是衡量人口素质标准的话,那么粮食就是决定数量的重要前提。

    有人有粮,才有更好的发展。

    此时,唐学志已经在海峡岛初步完成了工业化。

    这一年,海峡岛总人口增加到了五十多万。

    他们开始着手,将鱼鹰的产品外推的计划。

    十八世纪,大音帝国,成为超级帝国,不是看他占领了多少地盘,而是因为他们垄断了这些地方的贸易。

    没有钱,屁都不是。

    鱼鹰就像一台巨大的机器,正朝着唐学志预设的方向,运转。

    银子就是驱动她的强大动力。

    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更强的资本。

    今年,不算造船,鱼鹰总体支出已经超过一百五十万两,算下来,纯收入在二百万两以上。

    但是随着铁甲舰的投产,第一艘船就耗费了三十万两银子。

    生产线铺开后,他们开始大批投入设备、工厂和疯狂采购原材料。

    今年一年的投入就达二百多万两,也就是说鱼鹰一年辛苦赚来的银子,全部头投在了新船上。

    而且在未来几年,这样的投入还将继续。

    虽说唐学志已经做通了陈公赞跟何斌的工作,但这并不影响着两个家伙和他抱怨。

    毕竟二百多万两银子足足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了。

    砸下去,只出了一艘新船。

    对于唐学志来说,却没有那么多屁事。

    没有动用自己的小金库已经是非常难得了。

    再说了,银子只不过是一个数字罢了。

    将之变成战斗力才是重中之重。

    噌~~~

    时间到了崇祯八年。

    都督府!

    唐学志刚带着元龙和云鹏两个小子从练兵场上回来,顺手将孩子丢给了尚玲她们,自己溜进了秋云的房间。

    吱呀!

    推门进去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