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橡胶树-《明末之海上雄师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如果能赚回更多的银子,再换回质量更好的白面和大米,则能更好满足国内百姓的需求。

    今年,海峡岛的土豆疯狂扩张到了五十万亩,明年将会继续增加耕种面积。

    甚至,一些山中部落,看到这种作物能有这么大的收获后,也跟着动了心。

    唐学志的策略,也开始像这些山中部落倾斜。

    只要他们愿意种,他们就愿意教,更免费提供种子。

    这种怀柔政策,吸引了不少山民。就连在海峡中段的大杜联盟都跑了不少人过来。

    民族的融合进一步加快。

    从崇祯五年开始,海峡岛的移-民,开始以每年十万的数字增加。

    经过两年的大力发展,海峡岛的人口已经增加到了六十万。

    增加的人口,一部分开始向工业转移,到了年底,鱼鹰的工业人口规模已经超过了五万人。

    这已经占据了海峡岛总成年劳动力的五分之一强,而且还在呈快速增长点趋势。

    这一年,蒸汽机开始运用到工业生产中去。

    特别是港口,矿山等产业,都慢慢的能看到蒸汽动力的机器。

    譬如蒸汽锤,蒸汽铲,蒸汽起重。

    甚至陈光耀开始搞一种用来舾装船舶的大型设备。

    蒸汽龙门吊!

    只不过,这种装备还是有些复杂,仅仅用蒸汽还没法达到要求。

    特别是一些稍微精密的动力设备,如果能够使用液压去操控,比起蒸汽则更加的稳定。

    只是,目前唐学志还无法获得橡胶。

    橡胶原产地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中,一直到十九世纪初期,才被人移植到南洋。

    海峡岛和琼州也适合种植橡胶树。

    现在他已经掌控了南洋的广袤地区,如果能获得一些橡胶树的种子,那将大大的助力鱼鹰的科技发展。

    密封圈等不了了。

    掌握了橡胶后,唐学志就算随便整几个轮胎出来,也能够赚得盆满钵满。

    还有蒸汽坦克……

    种植橡胶,势在必行。

    “斌叔,以华夏贸易公司的名义,放出风去,高价收购从新大陆带出来的cau-uchu,(橡胶树印第安语是,流泪的树),一颗一百枚银币,种子十银币一粒,有多少要多少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