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七十八章 重振东江-《明末之海上雄师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以前朱元璋创下的卫所制,经过几百年的腐朽,军户要么早已逃亡,要么已经沦为军官的奴隶。

    真是战斗力,全靠总兵、副将们的私兵。

    这就是大明边镇的现状。

    各大总兵,已然成了各大军阀,他们麾下的游击、副将、都是一些小军阀。

    遇到战争,为了自己的利益,指望这些人出全力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除非大明朝,再出一个如戚继光那样的旷世奇才,否则,还是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。

    见他提起辽东,黄龙也换了一副苦瓜脸,竟然将刚刚夹起的一块鱼肉,放了回去。

    对于鞑-子,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。

    后金崛起,大明朝在对鞑-子的大战中,几乎都是胜少负多。

    士气都打没了。

    现在朝中,几乎是谈虏变色。

    “唐兄弟,不知对辽东局势,有何见解。”

    黄龙问道。

    “呃~~~~”

    “我想黄大人是误会唐某的意思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说的辽东局势,并非是指鞑-子,大明的弊端,在我们自己这边。”

    “几十年前,戚继光将军,就提出过募兵制,如果能有人牵头,改革军制,收回各镇军权,将力量集中于一点,鞑-子将不攻自破。”

    “来,大家喝酒,何必操那鸟心呢。”

    大明兵制,已经糜烂了。

    并非没有想改革,只是到处掣肘。

    朱由检受制于各镇,各镇总兵,也各有各的打算,人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盘算着。

    又有几个,将国家和民族摆在第一位。

    一句话,大明朝,不是没有人才,而是缺乏识别人才的人。

    而且,也没有适合人才生存的土壤。

    唐学志的话,让黄龙焕然大悟。

    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。

    在他们苦思冥想,如何对付后金汗国时,可曾有人反思过,大明自己的内部问题。

    换句话说,大明朝走到这一步,后金汗国只是一个历史的必然产物。

    没有努尔哈赤,还会有个其他的哈赤,其他的太极出来捣乱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