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二十七章 大明军魂-《明末之海上雄师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明哲保身,众大臣倒是附和的很快。

    生怕朱由检点名问到自己,统统将责任推到孙承宗身上。

    历史上,确实如此。

    孙承宗就因为此事,受不了朝中大臣的非议,一气之下,辞官回了高河老家定居。

    七年后,皇太极突袭高河。

    孙阁老以七十六岁高龄披挂上阵,招募乡勇,据守高河。

    他的五个儿子,六个孙子,两个侄子,八个侄孙战死,孙家更是百余人遇难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一个洪钟般的声音传来。

    “皇上,臣反对~~~~”

    唐学志的声音传来,让所有人猛然一愣。

    几百双震撼的目光投来……

    “皇上,臣反对将所有罪责推到孙阁老身上。”

    “诸位大人,你们可曾上过战场,可曾亲自去过大凌河城。”

    “可知道,大凌河对于大明和鞑-子,都是至关重要战略要地。”

    “鞑-子,想要攻入关内,必须经过锦州,而大凌河城,则是锦州的门户,因此在之前,大明不止一次,抢修大凌河城,都被鞑-子拆毁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这一次,孙阁老派人抢修大凌河城,本质上,并没有什么过错。”

    “错就错在,所托非人,错就错在准备不足,错就错在我们没有和鞑-子决一死战之决心,后金八旗,不过十万兵马。”

    “而我大明一万万百姓,,只要皇上振臂一呼,便能招来百万大军,如果大明,有和黄台吉决一死战之决心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一人换他一个如何,两人换他一人如何,娘的,我十人换他一个,也要让他亡国灭种。”

    “大明不缺能人志士,也不缺治世良臣,缺的是不能万众一心,缺的是大明军魂。”

    朝堂之上,唐学志犹如滔滔江水,黄河泛滥,绵绵不绝,听得朱由检热血沸腾。

    “好,好一个大明军魂,好一个万众一心,大明军队真能做到这几点,何惧后金鞑-子。”

    朱由检顿时从龙椅上站了拍手称快。

    好久没有如此激动过了,也从来没有人提出过这些话题。

    什么万众一心,什么大明军魂,这些词在他意识里,新鲜得很。

    许久没有这么大快人心了。

    他甚至很快就从刚才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,甚至还看到了剿灭鞑-子的希望。

    别说是朱由检,就连王承恩和曹化淳二人,听了这番话,都浑身是劲。

    万众一心,大明军魂。

    这斯,是何等豪言壮语。

    曹化淳甚至萌生了一种,亲自带兵出征的想法。

    身为宦官,如果能带着十万厂卫大军,去和黄台吉一决雌雄,就算不能千古留名,最少也不枉做了一回爷们。

    熊文灿,没想到唐学志竟然会说出这番话。

    难道这几年,在边海,他就是靠着这种手段,迅速崛起的。

    军魂~,难道就是他成功之道吗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