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九十八章 酿成民变-《明末之海上雄师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天启年间,陕北连年干旱,民不聊生。

    然而辽东战事糜烂,朝廷不仅没有拨下足够的银两赈济,反而连年加征赋税。

    终于到了1628年,陕北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。

    高迎祥揭竿于安塞,率部活动于延庆府。他曾以贩马为业,善骑射,膂力过人。上阵时白袍白巾,身先士卒。

    一时间,陕北百姓纷纷响应,起义军势如破竹,没多久就发展到了十几万人,麾下战将如云,其中就有李自成这个大明掘墓人。

    同时他们还积极联络山西王嘉胤、王自用的部队,与之遥相呼应。

    两省起义军声势浩大,顿时朝野震动。

    辽东糜烂,陕北、山西已经被起义军袭卷一空。

    山东大旱,朝廷不得不在东南沿海增加赋税,养北方之兵。

    广东,连平内莞。

    明朝中后期,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始,这个地方已经形成了不少产业,其中就有不少农户种蓝,制蓝(一种染料)为生。

    发展到一定阶段后,便形成了一些垄断的大户。

    在连平县内,陈家,到了天启年间,陈家经过数代人的努力,终于将产业扩大到了拥有工人数百人的规模。

    陈家的家主,陈万,不久前收到了官府的公函,他家经营的蓝料,又涨了两成赋税,这样一来,不仅他们赚不到钱,反而还要往里贴钱,才能补齐这赋税。

    为此,陈家只能将生产关闭,跟着陈万讨生活的数百名制蓝工人,也因此生活没了着落。

    连平,担杆滩。

    陈万召集了数百制蓝工人,准备宣布关闭产业,遣散工人。

    “大哥,咱实在是没了活路了,现在工坊开不起来,我们一家老小可怎么办啊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