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38章 孙山一日不倒,大头狗一日安稳-《我,孙山,科举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孙山翻了翻记录册,嘴角抽了抽,孙草根的字真难看。

    暗暗地嫌弃一番后,还是耐着性子继续往下看。

    毕竟草根半路出道,会写会根据记录表记录已经不错了,实在不能要求太高。

    孙山倒是想雇佣个本地的读书人来干活。

    但回归到最初的问题--囊中羞涩。

    请人是不可能的,暂时不可能。

    孙山一边翻看一边实地考察,有些长得生机勃勃,有些长得矮矮胖胖,有些则普普通通,不同品种的水稻长势不一样。

    孙山也不知道它们最后结出的水稻究竟哪一个最好。

    孙大力跟着孙山的步伐一块田一块田地看过去,感叹地问:“老爷,你是从哪里找出这么多品种的?如果不是跟你出来,我都不知道水稻竟然有那么多种类。”

    孙家村年年种水稻,村民根据祖辈的经验,反复种那几个品种,种啊种啊,哪里知道外面的水稻竟然能如此多种多样。

    艾玛,他这个从牙牙学语就耕田的耕田佬,在进士老爷跟前,简直低微如尘埃。

    进士老爷就是进士老爷,不仅读书厉害,种田都比别人厉害。

    桂哥儿乐呵呵地说:“大力叔,你当然不知道了。我家山哥走南闯北,见识多,懂得更多。之前忙于读书,不闻窗外事。如今做官了,得替百姓谋福祉。民以食为天,山哥可想把粮食变得多多,让百姓能吃饱哩。”

    这话一出,两个汪嬷嬷找来的临时本地帮工不由地肃穆起来。

    是啊,孙知县来了沅陆,一直沉浸在种地上。

    特别推广的鸟粪肥料,也是想百姓使用后,粮食增产。

    虽然不知道这个法子行不行,但孙知县的初心的确是好的。

    两位帮工眼睛亮了亮,瞬间觉得孙知县矮矮小小的身子是那么高大伟岸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